1、廣口試劑瓶瓶蓋
廣口試劑瓶的瓶口和瓶蓋密封性好,無需瓶塞,也不會(hui) 滲透;廣口設計,使用方便,平內(nei) 外壁平滑,易於(yu) 清洗,瓶口內(nei) 壁處不容易有液體(ti) 殘留,在煮沸的硝酸中清洗。其他所有的濃、稀、無機、有機(酸、堿、酯)均無作用。適用於(yu) 放置高濃度、高純強腐蝕性的藥品和化學試劑及標準樣品。但會(hui) 由於(yu) 長期不使用而取不下瓶塞這樣的狀況。其原因是由於(yu) 液體(ti) 的試劑蒸發後與(yu) 瓶塞間的玻璃黏連在一起了。
遇見這種情況可以采取如下方法:
1)在瓶口處滴上少量的水,兩(liang) 隻手分別握住瓶身與(yu) 瓶塞用力均勻的左右晃動,即可取下瓶塞。
2)將試劑瓶平口朝下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,浸泡5分鍾左右,待瓶口出現小氣泡,將其拿出一隻手緊握瓶子,另一隻手握住瓶塞晃動,即可取出,如若還不能取出,則繼續浸泡,直到可以取出為(wei) 止。
2、磨口試劑瓶
新買(mai) 的磨口試劑瓶打不開情況可以采取如下方法:
1)在瓶口處滴上少量的水,兩(liang) 隻手分別握住瓶身與(yu) 瓶塞用力均勻的左右晃動,即可取下瓶塞。
2)將試劑瓶平口朝下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,浸泡5分鍾左右,待瓶口出現小氣泡,將其拿出一隻手緊握瓶子,另一隻手握住瓶塞晃動,即可取出,如若還不能取出,則繼續浸泡,直到可以取出為(wei) 止。
當玻璃儀(yi) 器的磨口部位因粘固而打不開時,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處理:
1)敲擊。
用木器輕輕敲擊磨口部位的一方,使其因受震動而逐漸鬆動脫離。對於(yu) 粘固著的試劑瓶、分液漏鬥的磨口塞等,可將儀(yi) 器的塞子與(yu) 瓶口卡在實驗台或木桌的棱角處,再用木器沿與(yu) 儀(yi) 器軸線成約70°角的方向輕輕敲擊,同時間歇地旋轉儀(yi) 器,如此反複操作幾次,一般便可打開粘固不嚴(yan) 重的磨口。
2)加熱。
有些粘固著的磨口,不便敲擊或敲擊無效,可對粘固部位的外層進行加熱,使其受熱膨脹而與(yu) 內(nei) 層脫離。如用熱的濕布對粘固處進行“熱敷”、用電吹風或遊動火焰烘烤磨口處等等。
3)浸潤。
有些磨口因藥品侵蝕而粘固較牢,或屬結構複雜的貴重儀(yi) 器,不宜敲擊和加熱,可用水或稀鹽酸浸泡數小時後將其打開。如急用儀(yi) 器,也可采用滲透力較強的有機溶劑(如苯、乙酸乙酯、石油醚及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鈉等)滴加到磨口的縫隙間,使之滲透浸潤到粘固著的部位,從(cong) 而相互脫離。
4、緊固的螺旋瓶蓋
當螺旋瓶蓋擰不開時,可用電吹風或小火焰烘烤瓶蓋周圍,使其受熱膨脹,再用布包住瓶蓋用力將其旋開。
如果瓶內(nei) 裝有不宜受熱或易燃物質時,可取一段結實的繩子,一端拴在固定的物體(ti) 上(如門窗把手),再把繩子按順時針方向在瓶蓋上繞一圈,然後一手拉緊繩子的另一端,一手握住瓶體(ti) 用力向前推動,就能使瓶蓋打開。
5、膠塞
可在瓶口滴上少許甘油或水,水分慢慢滲入,輕輕旋轉,很快就會(hui) 取出。當難以轉動時,拔出再蘸上潤滑劑,繼續旋轉,重複幾次後,便可將膠塞取出來。如果還是不能拔出來,還有後一個(ge) 神器—開瓶器。